10月12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政策解读

博主:adminadmin 2024-10-14 09:08:12 25 0条评论
摘要:   2024年10月12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  介绍“加大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全文解读    2024年10月12...

  2024年10月12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

  介绍“加大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全文解读

  

  2024年10月1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及几位副部长介绍了2024年以来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情况,并着重阐述了下一步加大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考虑和具体措施。主要内容包括:

  加力支持地方化解政府债务风险;

  发行特别国债补充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

  叠加运用多种工具支持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加大对重点群体的支持保障力度;

  加强基层“三保”和重点领域保障;

  用好各类债务资金,支持科技创新、教育、乡村振兴等领域;

  完善学生资助体系,以及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等。

  

  01

  新闻发布会内容要点

  主题1:积极财政政策实施情况及下一步总体考虑

  1.积极财政政策实施情况:

  措施1:运用赤字、专项债、超长期特别国债等政策工具加大财政政策力度。

  措施2:加强重点领域保障,积极防范化解风险。

  数据1:1-9月发行新增专项债券3.6万亿元,支持项目超过3万个,认购项目资本金超2600亿元。

  效果: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2.下一步加大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的总体考虑:

  措施1:加力支持地方化解政府债务风险,较大规模增加债务额度。

  措施2: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措施3:叠加运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专项资金、税收政策等工具支持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措施4:加大对重点群体的支持保障力度。

  主题2:支持地方化解债务风险

  1:增加债务额度:

  财政部已安排1.2万亿元的债务限额,支持地方化解存量隐性债务和消化政府拖欠企业的罚款。

  2:置换存量隐性债务:

  一次性增加较大规模债务限额,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

  3:补充政府性基金财力:

  在年度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限额中安排一定额度用于补充政府性基金财力。

  4:政策效果:

  减轻地方发展压力,腾出更多资源发展经济,提振经营主体信心,巩固基层“三保”。

  主题3:支持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

  1.供给端改革:

  支持优化保障型住房供给,近三年中央财政安排了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2120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了2800亿元,筹集各类保障性住房666万套。

  2.化解存量风险:

  配合出台“保交楼”专项借款政策,对3500亿元专项借款予以贴息,已预拨贴息资金62亿元。

  3.支持收购存量房:

  用好专项债券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继续用好保障型安居工程补助资金,支持地方更多通过消化存量房的方式筹集保障性住房房源。

  4.优化税收政策:

  研究明确与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相衔接的增值税、土地增值税政策,进一步研究加大支持力度,调整优化相关税收政策。

  主题4:保障基层“三保”

  1.压实各方责任:

  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是本地区“三保”的第一责任主体。

  2.增强地方财力:

  加大中央对地方财力性转移支付力度,下达4000亿资金补充综合财力,清理规范专项转移支付,优化转移支付结构。

  3.动态监测:

  建立覆盖“三保”全过程的信息化、智能化监测体系,及时预警和提示。

  2023年基层“三保”支出约占可用财力的五成左右,加上其他刚性支出占可用财力的八成左右。

  主题5:其他重要政策

  1.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发行特别国债筹集资金,提升银行抵御风险和信贷投放能力。

  2.完善学生资助体系:

  从“奖优”和“助困”两个方面调整完善高校学生资助政策。

  3.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健全预算制度,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建立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中国特色政府债务管理制度。

  02

  总结讨论

  本次财政部新闻发布会释放了强烈的稳增长信号,财政政策在多领域持续发力,体现了政府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决心。尤其是在地方债务风险化解、房地产市场稳定、基层“三保”保障等方面,推出了力度较大的举措。

  值得关注的是,财政政策更加注重精准施策和可持续性。例如,在支持房地产市场方面,不仅关注供给端,也关注化解存量风险,并通过税收政策进行调节;在化解地方债务风险方面,则强调要依法依规,并建立长效机制。

  此外,财政政策也更加注重与其他政策的协调配合,例如与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形成合力,共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然而,财政政策的实施效果仍需持续关注。例如,大规模增加债务额度是否会带来新的风险,如何确保资金使用效率,如何有效激发市场活力等,都是需要进一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未来,建议财政部门加强政策评估和跟踪分析,及时调整优化政策,确保财政政策发挥最大效用。

  03

  新闻发布会后效应分析

  本次财政部新闻发布会传递出政府多措并举、加力提效的政策意图,旨在刺激经济增长,提高市场流动性,重塑发展信心。

  战略意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稳定经济大盘,增强市场信心: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政府强调积极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保持财政支出强度,确保重点支出得到保障。传递出政府稳增长的决心,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

  2. 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通过较大规模增加债务额度、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等方式,帮助地方政府化解债务风险,减轻地方财政压力,为经济发展腾出更多资源。

  3. 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从供需两端入手,允许专项债用于土地储备、支持收购存量房用作保障性住房、优化税收政策等,旨在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避免风险蔓延。

  4. 保障基层“三保”:加大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力度,强化基层“三保”支出保障,维护社会稳定,兜住民生底线。

  5. 支持重点领域发展:发行特别国债补充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加大对科技创新、教育、乡村振兴等领域的投入,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潜在的促进作用和意义:

  股市:积极的财政政策和一系列稳增长措施有助于提振市场情绪,利好股市整体表现。特别国债的发行和对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支持,也有利于稳定金融市场,提升投资者信心。

  债市:特别国债的发行可能会对债市产生一定影响,但政府强调要合理把握发行节奏,防止资金沉淀,因此影响可能有限。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化解也有利于稳定债市预期。

  房地产市场:一系列支持政策有望促进房地产市场回暖,提振购房需求,稳定市场预期。允许专项债用于土地储备和支持收购存量房等措施,有助于缓解房地产企业资金压力,促进市场供需平衡。

  产业领域:财政政策加大对科技创新、教育、乡村振兴等领域的投入,将促进相关产业发展,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动力。同时,加大设备更新和以旧换新力度,也将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

  总而言之,政府的战略意图在于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定经济大盘,化解风险,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一系列政策措施有望对股市、债市、房地产市场以及产业领域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并对市场预期和投资者信心产生积极影响。但是,政策的实际效果仍需持续观察,并根据市场变化进行动态调整。

  (转自:安徽省食用菌行业协会)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浮窗式百度分享代码,请勿使用文字或图标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