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2024年前三季度镍行业运行特点

博主:adminadmin 2024-10-14 09:19:36 21 0条评论
摘要:   1.镍价区间震荡  在海外宏观局势严峻、成本提升且消费疲软的背景下,全球约有一半的镍生产商处于亏损状态,印尼与中国的低成本供应加速了海外高成本镍产能出清,尤其是澳大利亚...

  1.镍价区间震荡

  在海外宏观局势严峻、成本提升且消费疲软的背景下,全球约有一半的镍生产商处于亏损状态,印尼与中国的低成本供应加速了海外高成本镍产能出清,尤其是澳大利亚和新喀里多尼亚。另外,印尼镍矿RKAB问题一直困扰市场整体镍供应。宏观预期反复,主导市场情绪。在宏观消息与政策和产业信息冲击下,2024年1-9月镍价频繁震荡,沪镍主力均价134694元/吨,较去年同期下跌25%。

  2.电镍与硫酸镍增产支撑原生镍产量增加,海内外库存显著增加

  一二级镍价差保持较高水平,转产利润空间打开,国内多家镍企业增加或复产电镍产线。安泰科预计2024年全年中国原生镍产量将同比增长6.6%至100万吨,其中电镍产量同比增长42%至33万吨,原生物料生产的硫酸镍同比增长9.8%至37万吨,NPI产量同比减少18.7%至30万吨。

  随着国内及印尼电镍产能、产量的不断增长,海内外库存显著增长。在LME注册的中国电镍品牌不断增加,出口量提升,LME镍库存快速增长。目前,LME新增的6个可交割镍品牌来自3家中国公司,年产能达到17.1万吨。截至2024年9月27日,LME镍库存较2023年末增加66252吨至130308吨,其中亚洲仓库与中国来源的库存增幅明显。国内电镍同比显著累库,截止2024年9月27日,国内(含保税区)库存较2023年末增加16102吨至37782吨。截至2024年9月27日,上期所镍库存较2023年末增加11337吨至22638吨,年内新增2个交易所注册品牌,新增注册产能6万吨。

  3.不锈钢产量同比增长,电池行业低成本路线竞争增强?

  2024年以来,在“保交楼”、老旧小区改造、设备以旧换新等一系列政策刺激下,中国不锈钢排产保持高位。据安泰科统计数据,2024年1-8月中国不锈钢产量保持较快增长,总产量同比增加7%至2537.8万吨,带动不锈钢对镍消费量同比提升4.9%至96.34万吨。

  镍在三元电池新能源车中主要以硫酸镍形式进行消费。中国新能源汽车继续蓬勃发展,国内新能源销量保持高速增长,国内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2024年1-8月中国新能源累计销量达到703.7万辆,同比增长30.9%。1-8月新能源汽车出口81.8万辆,同比增长12.6%。海外市场增速放缓,虽然仍然实现同比增长,但是较去年同期增幅超100%相比,增速下降明显。一方面海外需求不振,汽车电动化的进程在放缓,多家海外主流车企延迟实现电动化时间;另一方面欧美通过加征关税或限制合作的方式对中国汽车和电池出口设下障碍。随着2024年来汽车厂商促销活动增加,叠加新能源下乡活动挖掘边际需求,低价位车型受到更多青睐,磷酸铁锂凭借价格优势,装机量占比稳步提升。

  随着近年来我国航空航天、核电、军工等工业制造领域的快速发展,市场对高温合金的需求量也随之不断增加,推动了我国高温合金产量与需求的增长。据安泰科计算,国内1-8月镍消费同比增加1.87%至136.12万吨,其中不锈钢消费96.7万吨,电池用镍消费20.3万吨,合金用镍13.3万吨,电镀4.9万吨,其他8000吨。

  4.印尼镍产品种类增加,中国镍产品进口结构变化

  2024年上半年,印尼原生镍产量与种类双双扩充。2023年上半年,印尼投产第一个硫酸镍工厂,2023年下半年,印尼投产第一个电镍厂,印尼硫酸镍和电镍产量稳步增长。

  近两年全球电镍新增产能多聚集于国内,致使国内产量上爬较快,当前进口需求明显缩小,在内外价差利润驱动下,国内具备交割资质的厂商纷纷选择出口,进出口格局表现为净出口。

  ? 团队

  首席专家:

  徐爱东? ? 010-63971195

  总经理助理/部门经理:

  孙永刚? ? 010-63979972

  资深专家:

  范润泽? 010-63978092-8037

  分析师:

  吴晓然? ? 010-63978092-8233

  白? ? 勐? ? 010-63978092-8232

  吴景宜? ? 010-63978092-8180

  张晓燕? ? 010-63878092-8025

  武? 懿? 010-63878092-8055

  安泰科镍钴锂研究团队

  (免责声明:安泰科始终追求使用的资料完整、所作的分析客观公正,作出的结论尽可能准确。但因为市场瞬息万变,即使同一时期的信息和分析报告也可能存在差异。安泰科提供的信息、数据及结论仅供客户参考,客户不应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客户做出的任何决策所产生的后果与安泰科无关,客户自行承担对因使用本报告中内容所导致的任何后果。本报告为安泰科编辑制作,版权归安泰科所有,为非公开资料,仅供安泰科客户自身使用。如需引用或转载本报告的内容,请联系010-63978092申请授权,并注明出处为北京安泰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和删改。未经安泰科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传播、发布、复制本报告。安泰科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报告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转自:安泰科)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浮窗式百度分享代码,请勿使用文字或图标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